性侵、猥亵未成年人犯罪,严重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过程,严重挑战法律、伦理、道德底线,危害后果和社会影响极其恶劣,必须予以严厉打击。
近日,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全国三地中级人民法院分别对强奸、猥亵未成年人的三名罪犯依法执行死刑。同时,《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强奸、猥亵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办理性侵害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意见》正式向社会公布并实施,进一步加强了对性侵、猥亵未成年人犯罪的打击力度。这充分彰显了司法机关对性侵、猥亵未成年人犯罪坚决依法严惩的鲜明立场。
2023年以来,蒙自法院少年法庭以预防和打击性侵、猥亵未成年人犯罪为主要工作方向,充分发挥司法能动性,织紧、织密预防和打击性侵、猥亵未成年人犯罪的四张“保护网”。
一是紧跟刑事司法的变化情况,强化提升“公主第一课”系列普法宣传活动,织密预防性侵、猥亵的“学校保护网”“社会保护网”“家庭保护网”。
通过总结审判经验,分析易受侵害群体特征,少年法庭确定将5岁和10岁两个年龄段未成年人作为重点预防普法对象,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联合学校、家庭、社区、政府职能部门,先后针对惠民小学、冷泉镇中心小学、银河小学、文萃小学、蒙自三小、壹德幼儿园、复兴社区、芷村镇联合村委会等学校和社区的适龄未成年人,开展“公主第一课”系列普法活动。通过制定针对性的活动方案、明确宣传主题,精选宣传素材,设立“公主第一课”儿童情景剧、“公主第一课”普法课堂、“公主第一课”法官问答三个环节,将法律和知识融合进去,以小同学们“感兴趣、听得懂、记得住、答得来”的形式,开展多次普法活动。从同学、家长、老师、社区人员的现场表现和收集反馈的信息看,取得了预期效果,增强了未成年人自身、家长、老师、社区人员的防范意识,提升了预防知识。
二是依法依规,从快从严惩治性侵未成年人犯罪人员,与公安、检察、司法等部门紧密配合,织紧打击性侵、猥亵未成年人犯罪的“司法保护网”。
在刑事审判工作中,严格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对性侵未成年人的犯罪人员谨慎适用缓刑,顶格量刑,严控性侵、猥亵未成年人犯罪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对性质恶劣、危害重大的行为人,应当判处重刑的坚决依法判处,绝不姑息,绝不手软,以期形成不敢侵害少年儿童的严打高压氛围。2023年以来,针对性侵、猥亵未成年人案件,对1人判处有期徒刑八年零六个月;对1人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下一步,蒙自法院将进一步扩展“公主第一课”系列普法活动的内容,扩大受众范围,预防并严厉打击性侵、猥亵未成年人犯罪行为,同时加大严惩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儿童等严重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犯罪,在审理性侵及暴力伤害未成年人案件中,加强对未成年受害人的全过程保护帮扶,及时启动司法救助程序。
预防性侵、威胁未成年人犯罪小贴士
送给家长:
从案件办理情况看,有近七成以上的性侵、猥亵未成年人案件发生在认识的人之间,即熟人作案。这些熟人通常是孩子熟悉、信任、尊重、亲近或经常接触的人,包括亲人、邻居、老师、父母的朋友、小区或村组人员、小卖店、小超市的工作人员等等。家长朋友们在家庭教育时一定要时刻警醒,经常观察和了解孩子状况。同时,也请各位家长在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的同时,更加尊重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和自我人生选择。
送给小朋友:
第一,隐私部位不能碰。“小公主、小王子、听仔细、要牢记、背心里、裤衩处、不让碰、要保护”。
第二,结伴而行不落单。尽量和朋友、同学结伴而行,不独自走夜路或者进入偏僻场所,不去娱乐场所周边等危险多发地带。
第三,小恩小惠不能要。不能贪图便宜接受他人的食物饮料或者财物,防止掉入坏人设下的圈套。
第四,美好年华学习为重。要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同学间、朋友间相互提醒、相互帮助,抵制不良信息。不出入KTV、酒吧、慢摇吧等场所。不因一时早恋而改变向上的美好人生。
第五,遇到侵害要求助。遇到坏人侵害,一定要学会自救和求助,学会保存证据,不因迫于坏人的威胁或钱物引诱而隐忍,如此不仅不会停止被侵害,反而会让坏人更加得寸进尺。要勇敢地向老师、家长、社区人员、警察、检察官、法官等人员求助,12345热线和110报警电话均可随时拨打求助。
严重警告相关人员
性侵犯罪系严重暴力犯罪,性侵未成年人犯罪处罚则更为严厉,严重挑衅法律、社会、道德的底线。除了要接受严厉的刑罚制裁外,还将接受更为严重的道德审判,害人更害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