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蒙自法院主动回应人民群众对法院执行工作的新要求与新期待,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紧紧围绕蒙自法院“1652”工作思路,落实“三化”管理年活动要求,探索破解执行难顽疾的新路径,打造“执前和解+”模式,促使当事人在执行登记立案前自愿合法的基础上达成和解,丰富完善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建设,全面推进执行工作提质增效,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坚持“执前和解+组织保障”,凝聚执行合力
结合蒙自法院工作实际,确立“党建强引领,全州当排头,全省走前列”工作目标,将“执前和解”途径作为执行难多元化解措施抓实,迅速设立“执前和解”工作小组,制定《蒙自市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执行前和解程序的实施方案》,先后召开3次全局干警大会,就执前和解工作进行安排部署,细化责任,“清单式”明确各团队职责和任务,并将执前和解案件数列入团队质效考核,激发队伍内在动力。专题召开“执行和解”工作小组研讨会,就执前和解运行细节和流程展开座谈讨论,优化流程细节,强化衔接联动。依靠全局干警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和衷共济、勠力同心,扎实推动执前和解工作有序开展。
打造“执前和解+预警机制”,助力执行成效
灵活巧用“预警机制”,为预防被执行人在执前和解期间转移财产,蒙自法院将“以保施压”作为切入口,对进入执行前和解程序案件以执保案件立案,及时将被执行人财产进行查控,催促被执行人自觉履行义务,为案件可能进入执行程序打好基础,促使执行工作提质增效。自预警机制启动以来,共受理各类执行案件921件,结案786件,执行到位金额10102.31万元,首执案件实际执行到位率18.71%,执行完毕率19.44%,取得了“以保促执”良好效果。
借助“执前和解+市域治理”,推动执源治理
坚持从前端把控,将市域治理理念贯穿于立审执每个程序,创新建立“执前和解”工作机制,打造并挂牌“执前和解中心”,推进执行案件繁简分流和减少执行成本,最大程度优化执行资源配置,减少生效判决进入执行,维护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得以具体实现。自蒙自法院4月实施“执前和解”制度以来,执前和解成功49件,案件自动履行率达87%,执行总标的额1249.64万元,其中,履行完毕案件32件,执行标的额766.67万元,实现“快履行、少强制、低成本、省时间”工作目标。同时,主动融入市域治理现代化工作大局,通过执前和解有效化解潜在信访案件3件,全力维护和谐稳定社会环境,推进更高水平平安蒙自、法治蒙自。因长期致力于信访工作中,工作事迹突出,2023年5月被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表彰为“全省法院2022年度执行信访工作成绩突出集体”。
优化“执前和解+法治化营商环境”,护航企业发展
强化“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充分运用财产保全措施,为维护公司合法权益提供坚强保障。自4月以来,本院受理涉企业保全案件13件,保全10件,保全率68%,保全到位标的312.26万元。利用保全措施促使双方达成和解,在维护申请人利益前提下,给予被执行人还以生机。同时,在保全中注重方式方法,采用“活封活扣”措施助企纾困,优先采取便于保全且对企业生产经营影响较小的保全措施,以实际行动为打造稳定、公平、透明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保驾护航。
依托“执前和解+智慧法院”,优化云端办案
借助智慧执行APP、执行案件管理系统、执行指挥管理平台、集约送达等多渠道多平台,实现网上事务办理。线上委托、线上确认保全、线上保全送达,并建立执前和解“微团队”,随时随地为当事人在线办理进度查询、线索反馈、执行和解、电子送达等执行业务,最大限度满足当事人诉求。自4月以来,本院新收执前和解案件54件,线上冻结48件,线上委托6件,线上为当事人解决“急难愁盼”问题71次。让人民群众在数字时代更好地享受数字正义的红利。
风劲潮涌,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需策马扬鞭。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蒙自法院将持续推进“执前和解+”模式,在减轻当事人执行诉累的同时,努力实现纠纷化解和案款履行到位的双重法治效果,全面推进执行工作体系和执行工作能力现代化,让更多的真金白银装进胜诉当事人的口袋,为蒙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的司法服务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