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开展以来,蒙自法院将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作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任务,将专项行动与审判执行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着力提升普法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全民法治意识,通过抓好“四个度”推动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走深走实。
坚持党建引领 普法强基有“高度”
一是高位推动更有力。在召开动员部署会、研究制定《蒙自市人民法院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和成立领导小组的基础上,进一步量化工作任务,结合“规范化、精细化、精品化”管理年活动要求,形成“任务、责任、成效”清单,确保工作站位高、任务清、责任明、要求严。通过党组会议、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活动、支部会议和部门会议等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不断强化理论武装,提 升普法强基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二是宣讲团队更有效。结合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推动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走深走实,组建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普法队伍,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的工作责任,聚焦重点区域、重点人群,运用一线工作法,针对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通过开庭审理、巡回法庭深入挂钩乡镇、基层一线、田间地头进行普法宣传,履行好工作职责,扛实普法责任。共有28名员额法官挂钩蒙自市5个街道、8个乡镇,有针对性地延伸审判职能作用,采用乡镇“点单式”和法院“派单式”进行普法宣传,让普法宣讲“活”起来。
聚焦主责主业 普法强基有“深度”
一是紧盯目标任务抓落实。紧盯“三下降一扭转”的工作目标,针对近年刑事发案率、命案发生情况进行深入剖析,对高发多发犯罪分别到驾校、社区、中学开展普法宣传、模拟法庭工作,源头预防刑事案件发案率。2023年以来,刑事案件收案140件,同比下降42.15%;审理未成年人案件10件16人,同比下降16.67%。
二是优化营商环境赋动能。围绕“着力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目标,推出“1+1+6”涉企服务保障措施,贯彻落实好“司法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20条”,对涉企财产“依法保全、灵活处置、平衡兼顾”,最大限度保证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涉企案件执行到位达2.21亿元。通过蒙商服“千企万商大走访”活动下沉一线走访,运用“三法三化”为企业破解法治领域难题、堵点21个,问题解决率和企业满意度100%。
融入社会治理 普法强基有“温度”
一是加强诉前调解化纠纷。深入推进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和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建设,积极创新多元化解工作方式,联合文澜街道办和观澜街道办,在绿茵社区和青云社区建立法官调解工作室,全覆盖搭建“石榴云共享法庭”,将司法关口前移,致力于将纠纷化解在群众家门口,打造“专业+委派”联动调解机制,充分运用“互联网+调解”助力多元化解。2023年以来,委派调解案件共计1717件,调解成功466件,通过司法确认案件309件,切实将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二是坚持调判化解助稳定。坚持民事案件调判化解和风险隐患防控机制,特别是针对婚姻家庭、土地承包经营权、邻里纠纷等可能引发“民转刑”“刑转命”纠纷案件进行排查,将矛盾化解关口前移,主动融入诉源治理的大格局,牵头推动出台了《蒙自市联合排查及化解离婚纠纷实施办法(试行)》,加强部门联动,进行风险评估,确保家庭矛盾不激化、不升级。2023年以来,针对上述48件案件进行排查,反馈案件情况39件,巡回审判率均达95%以上。
多元普法方式 普法强基有“广度”
一是线下普法多元化。蒙自法院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活动,将审判职能与普法宣传工作相结合,在重要时间节点开展法治宣传活动,充分利用普法座谈进机关、法治讲堂进校园、巡回审判进乡镇、法律援助进社区、法律宣讲进企业、集市定点普法宣传等“法律八进”活动,按照“向谁普、谁来普、普什么、怎么普”工作思路,向人民群众开展普法宣传活动。2023年以来,结合法律“八进”向群众共发放普法宣传500余册,覆盖群众800余人。
二是线上普法教育化。不断加大以案释法力度,发挥新媒体矩阵作用,通过公众号、网站等宣传与群众密切相关的婚恋家庭、财产继承、邻里纠纷等典型案例116件,创新普法形式,拍摄普法小视频讲述国家安全、知识产权、保密内容等法律知识,常态化转发宣传最新法律法规普法内容,引导群众增强学法、知法、守法的意识,形成良好普法宣传氛围。2023年以来,微信公众号共发布文章312篇,蒙自法院官方网站发布信息54条。
下一步,蒙自法院将持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推动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各项工作落实,充分发挥法治宣传教育的基础作用,把法治宣传教育贯穿于各项工作中,努力实现“三下降一扭转”的工作目标,确保专项行动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