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发展为我们带来了从时间到空间上的许多便利,数字技术迭代升级、数字经济迅猛发展,网络虚拟财产这一新客体的种类和应用场景越来越丰富。人们拥有越来越多的虚拟财产,因此引发了虚拟财产的相关问题。这些财产该如何进行保护?是否与普通财产一样可以买卖、赠与或继承?跟随小编,了解一下。
案情回顾
原告吴某实名制注册了QQ号34*****99,并通过该QQ注册了“和平精英”游戏账号,账号名为吴小某,原告将该游戏账号放在“闲鱼”平台出租。2022年12月11日14时34分,被告周某以20元价格租用了该游戏账号,租用时间为1天,租期为12月15日16时45分开始至12月16日16时45分结束。在租赁期限内,“和平精英”游戏平台以修改游戏代码或数据,使用作弊手段,破坏游戏公平性为由将该游戏账号进行封禁,现原告已无法登录该游戏账号。原告在该游戏内累计充值2800元。原告认为,自己为该游戏账号投入了大量的金钱及时间成本,被告在租赁期间违反平台规则,修改游戏代码或数据导致原告游戏账号被封禁。为此,原告特提起诉讼要求被告赔偿原告2800元及后续出租收益1000元。
法院审理
法院经审理认为,该游戏账号为原告的合法财产,法律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因被告的恶意行为导致原告账号被冻结,被告应对该行为承担相应的责任。经调解,被告愿意赔偿原告在账户内充值的金额2800元,原告同意免除被告赔偿后续出租收益1000元。
法官释法
网络的不断发展是大势所趋,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离不开网络,而部分财产也随着网络的发展从有形变为无形。特别是随着游戏产业的用户剧增,玩家往往会在游戏账号内进行高额的金钱投入,装备道具、人物角色、皮肤等权益价值逐渐提高,形成虚拟财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二十七条明确规定:“法律对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这一法律规定明确了“虚拟财产”受法律保护,将虚拟财产保护与传统的有形财产保护放在同等的位置上。但无论是现金还是游戏账号,本质上都属于私人财产,均受到法律的有效保护,任何人以任何形式侵犯公民的私有财产,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民法典》以法律形式确定了虚拟财产受到保护,有利于建立良好有序的网络秩序,为网络经济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三条规定: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
第一百一十三条规定:民事主体的财产权利受法律平等保护。
第一百二十七条规定:法律对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二百六十七条规定:私人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侵占、哄抢、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