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自法院有这样一群干警
他们为了同样的法治梦想来到基层人民法庭
站在审判执行的最前沿
在百姓家门口解决矛盾
把司法服务送至千家万户
一缕阳光
照在诸子楼的砖石上
寒来暑往,春秋几度
闪耀着坚定而温热的光
这里是蒙自的“石榴庄园”
蒙自法院新安所法庭就坐落于此
近年来,新安所法庭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打造新时代“枫桥式”人民法庭,始终坚持把小事做进群众的心坎里,融入基层社会综合治理体系,大力推进诉源治理工作。准确把握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总体要求,积极参与乡村治理,以加快推进农村现代化为目标做好人民法庭的各项工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强而有力的司法助力。
从“以我为主”向“主动配合”转变
新安所法庭充分发挥人民法庭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助力乡村振兴的“前沿阵地”作用,通过力量下沉,从“以我为主”转变为“主动配合”,努力探索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新思路。与新安所镇综治办、司法所联合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调解员和基层干部到法庭开展阳光司法案件审理蒋氏兄弟与被告罗氏兄弟恢复原状纠纷,通过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机制,使该案成功调解。
主动与新安所镇扶贫办、驻在村工作队、云南蒙自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新安所支行加强对接,对新安所辖区内关于农村扶贫建房贷款资金进行走访梳理,将矛盾化解在内部,进一步使经济更高效健康稳定的发展。
“我时常会想起查尼皮那间茅屋中的马灯,想起那些擦拭和点亮过它的年轻人,想起他们那些血与火般不灭的青春”
这里是红色的芷村
是中共云南一大召开的地方
蒙自法院芷村法庭就扎根在这里
芷村法庭贴合辖区多民族特色,构建“法庭+人民调解”的多元化解纠纷机制,把民族法治创建工作与社会治理、村村服务有机融合。设立诉讼服务点,坚持“一张网”解决“烦心事”工作原则,联合人民调解员开展诉前调解和诉讼调解工作,让基层群众有事找得到法官、用得了法律。通过巡回开庭、“滴灌式”普法、上门服务等方式,变“被动式坐堂审理”为“主动巡回办案”。因地制宜,利用双休日、节假日、街天日,为辖区各民族群众提供全方位、多角度服务,走出一条“高效解纠纷、服务零距离”的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道路。
“全覆盖、精滴灌”全面提升百姓法治意识
芷村法庭结合当地民风民俗,利用街天日,民俗节日宣传宪法、民法典、土地承包法等法律知识,结合乡规民约和风俗习惯审理案件,高度重视事关民生问题案件的审理,如赡养、相邻、水利、山林、土地等。同时,充分发挥基层普法的“灵活性”、“草根性”让法律知识传播在乡村晒场、农村院落、田间地头、山林村寨。“全覆盖、精滴灌”用群众身边事讲法律事,将法理讲深、讲透、讲活。
2022年,同步开展释法答疑、以案释法、法治宣传10余次,有效引导群众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和依法办事能力。
有人说它是“人工造”的“移民”镇
有人说它是“大棚做”的“果蔬”镇
这里有以“数字”命名的村落
这里能够见到统一风格的楼房
这里是草坝
蒙自法院草坝法庭就“生长”在这里
近年来,草坝法庭以涉企业纠纷实质性化解为目标,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为共同富裕增效,为提高经济稳步发展贡献司法智慧。坚持法、理、情多管齐下,认真平等对待当事人,将强化调解,判后释疑和疏导当事人思想工作作为稳定社会的重要举措,促使当事人服判息诉,走出了一条多元化解、主动对接、法助营商的新时代“枫桥式人民法庭”发展道路。
主动作为,优化营商环境见力度
今年4月,草坝法庭在不影响企业正常经营的条件下,通过充分了解当事人受疫情、经济下行大环境影响下的经营状况,实地查看、走访,平衡各方利益,结合优化营商环境、保护市场主体、减少当事人诉讼成本和有利于疫情防控角度出发,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组织相关案涉企业进行协商、沟通,妥善化解了辖区内某贸易公司与某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的合同纠纷。
草坝法庭通过构建主动对接、能动司法的涉企业纠纷办理模式,以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为着力点,在充分保障当事人权益的前提下,草坝法庭主动作为、履职担当。2022年以来,妥善审结涉企业纠纷52件,走访企业6家。扛起优化辖区法治营商环境的责任,助力企业健康发展。
下一步,蒙自法院将不断丰富“枫桥式人民法庭”的新内涵,结合人民法庭工作要求,围绕三个基层人民法庭,以开展“深耕式”人民法庭工作为抓手,努力把人民法庭打造成社会治理的排头兵,群众工作的先锋队,切实担负起新时代职责使命,与法同行,守护“碗”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