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自法院本着靠近群众、靠近基层、靠近源头的工作原则,为群众之间架起了相互沟通的桥梁,充分发挥了人民调解维护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作用。近日,蒙自法院驻绿茵社区法官工作室通过诉前调解,高效化解一起索要工程款的纠纷。
案情回顾
2020年12月底,被告普某承包房屋装修工程后,将该工程的吊顶工程分包给原告谭某施工,双方当时仅达成了口头协议,并未签订书面协议。谭某按约定完工后,普某仅支付了部分工程款,剩余1800元工程款未付,谭某遂诉至法院。
调解过程
蒙自法院在了解案件相关情况后,认为该案事实清楚,争议不大,在征得当事人谭某同意后将案件委派至绿茵社区调解工作室进行诉前调解。
社区法官助理刀正荣和调解员杨斗者接到该案后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在充分听取当事人意见后,调解员了解到双方因工程面积存在误差而产生纠纷,调解员随即陪同双方当事人前往工地现场进行测量。最终在调解员的努力下,双方握手言和,普某当场向谭某支付了剩余工程款1800元。
类似这样当场履行的案件不乏少数,自《云南省红河州多元化解矛盾纠纷促进条例》颁布以来,蒙自法院大力实施多元化矛盾解决机制,不断加大案件诉前调解力度。在调解过程中,调解员们致力于提高自动履行率,对于小标的的案件大多能够督促当事人当场履行;对于其他调解成功的案件,调解员也会定期督促提醒一方当事人即时履行,2022年文澜街道驻人民法院调解工作室的自动履行率高达53%。同时蒙自法院也充分发挥社区调解在诉调对接中心的源头化解作用,不断推动矛盾纠纷就地发现、就地调处、就地化解,取得了较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