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蒙自法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始终坚持“抓党建、带队建、促审判”的工作方针,全面落实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发挥,有力推动了各项工作创新发展。
学习法建设“知识型法院”
始终秉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的理念,各支部坚持强学习、筑党魂,教育引导全院党员干警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认真制定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法官讲堂、支部学习等计划,将学习与“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相结合,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政法系统开展的“以案促改”从严治警集中整治工作、法院系统开展的“两个坚持”专题教育学习活动等,抓实“五个一”学习载体,即上一次廉政党课、召开一次组织生活会、开展一次警示教育、开一次队伍建设会、组织一次政治理论培训等五个载体为抓手,促使党员干部树牢理想信念,强化党性修养,传承党员初心,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建设爱学习、善学习、能学习的“知识型法院”。
融入法建设“服务型法院”
各支部认真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引导全体党员主动融入全市各项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为蒙自各项建设提供坚持有力的司法保障和服务。在蒙自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第六年、第二轮的最后一年、冲刺达标决胜的关键之年,法院发挥优势、补齐短板、克难攻坚,成立“蒙法党员志愿服务队”,在外,实行干警包保居民的方式,把责任压实到个人,每周每月配合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在内,严格落实机关创文各项工作要求,营造浓厚的创文氛围,为圆满完成2020年创文工作贡献法院力量。严格落实“挂包帮、转走访”“队员吹哨、干部报到”等工作要求,仅2019年投入扶贫资金78.2万元,共组织全院干警400余人次到扶贫点开展户内户外环境卫生、信息核对等工作,干警均为贫困户购买五小件投入9.1万元;2020年,组织干警到扶贫点开展入户走访、宣传、帮助收家共6次420人次。
借力法建设“创新型法院”
坚持创新就是发展动力,面对法院案件逐年呈20%的增幅井喷式增长,审判部门各党支部结合审判执行实际,主动作为、科学部署,党员法官带头探索、大胆创新,借用外力整合资源,在蒙自市问题楼盘案件增多情况下,蒙自法院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意见》,创新了一条“项目动作、业主自救、法院托管、以物抵债、执转破”的涉房问题多元化解新路子,主动延伸工作触角,对蒙自市问题楼盘积极提前介入,截止2020年6月,全市列入问题楼盘实施监管的项目共有14个,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司法保障,推进新时代“枫桥经验”在蒙自法院生根发芽。
监督法建设“开放型法院”
坚持将支部建在庭上,由庭室负责人担任支部书记,让党旗在审判一线高高飘扬。支部通过强化党务公开,推进司法宣传,多渠道、多方式推进司法公开,行政后勤党支部利用“12.4”国家宪法日开展“法院开放日”,邀请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学生代表近300人到法院旁听庭审;同时,结合主题党日、“七·一”建党节等开展“五个一法治宣传”“公主第一课 ”“阳光司法”“法律六进”等活动,不断增强群众法治意识。2019年7月部分驻滇全国、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特邀监督员专门到我院视察;2020年5月21日,省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与民建云南省委联合组成的调研组一行到蒙自法院开展多元解纷机制和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建设专题调研,充分展示了法院“抓党建、带队建、促审判”的工作成果。
科技法建设“云端型法院”
通过抓实党建工作,各支部年轻党员发挥“优帮带”作用,利用信息化手段,一对一教会老干警不会用、不爱用信息化平台的问题,着力推进“智慧法院”建设。在管理方面,利用钉钉软件实行党员队伍日常管理;健全党建工作制度,明确总支、支部委员职责分工,同时明确各支部信息化管理人员,维护和更新云岭先锋APP;通过党员带头运用信息化,推进完善“互联网+诉讼服务”,深化案件“当场立、自助立、网上立、就近立”改革,全面实行网上立案,做到凡是能网上立案的案件,应上尽上。在疫情防控期间,为减少人员聚集、接触,立足审判职能,蒙自法庭利用“云上法庭”网上远程开庭系统,实现了原、被告双方在家中的网络庭审,2月11日,在全州首次敲响“云上法庭”第一槌。
工匠法建设“文化型法院”
始终坚持把加强文化建设作为提升党员干警内外修养的一个重要内容,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正廉洁为民的司法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文化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作用。支部发挥工匠精神,集思广益,打造升级法院文化长廊、院史室、党风廉政宣教室等,并适时进行更新,致力于文化育警、强警,发挥党建引领群团组织的作用,认真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突出职业特色的文体活动和文明创建活动,利用传统节日开展活动,丰富干警精神文化生活,营造干警积极向上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