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席卷而来,举国上下随之打响了“抗疫战”。全社会均采取多项举措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流动和聚集,人民法院很多原本排期的庭审被迫延期,导致案件不能快速审结。如何做到抗疫与维权两不误,结合疫情及维权审判压力,蒙自法院立足审判职能,做实做细各项配套工作,使各项措施落地见效。通过采购、调试互联网开庭设备,引进能将大多数人使用的微信视频连接至法院互联网庭审视频平台的通讯设备,进行互联网开庭,既能保障审判程序合法及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又达到疫情防控部署要求并提高了审判效率。
案情介绍
2017年至2019年间,原告谢某因承揽被告红河某公司乡村公路施工工程的劳务;在工程竣工验收后,双方就项目保证金返还发生了争议。1月7日,原告谢某为维护其合法权益将被告红河某公司诉至本院,要求判令被告返还保证金3万元及资金占用利息、差旅费2.6万元,合计5.6万元。立案后,法官依法对该案件进行开庭排期。临近开庭期限,经承办法官了解,原告谢某系重庆市长寿区人,春节期间已从蒙自返还重庆过年,因疫情防控,其已被隔离监视,无法按期到庭参加诉讼,但又急需资金;被告虽然在本地,因疫情形势也不便到庭参与庭审;眼看案件难以如期开庭。
在征询双方当事人意见后,双方均同意采取远程视频方式进行开庭,考虑到审判人员及当事人均首次运用该系统平台,技术部门及案件承办人员庭前做了多次开庭模拟测试,并向当事人详细讲解了微信“云上开庭”小程序的操作方法,确保了庭审活动顺利开展。
2月11日14点30分,蒙自法院在全州首次运用微信“云上开庭”小程序连接“互联网庭审视频平台”对该起建设施工合同纠纷进行了审理。主审法官通过庭审直播平台向双方当事人发送庭审短信验证码,双方在家中通过手机端顺利连通了法庭在线直播视频,庭审正式开始。在主审法官主导操作下,双方进行了诉辩陈述、举证质证。调解阶段,经法官释法明理后,双方达成了调解协议。整个庭审过程,画面清晰,语音清亮,系统运行流畅无卡顿。庭审结束后,双方当事人接收庭审短信验证码后,获取了庭审笔录,并进行了电子签章确认。至此,双方当事人足不出户就“亲临法庭”参与了庭审活动,并解决了双方的争议,真正做到了人在千里之外,庭审就在眼前!
疫情防控,足不出户,利用互联网庭审视频平台搭载微信“云上法庭”小程序构建“网上法庭”,既避免了人员聚集和流动可能引发的疫情扩散风险,又符合审判公开的程序要求,同时还减少了当事人诉累,节约了司法资源。今后,蒙自法院将认真总结疫情防控采取的司法举措,调整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模式,加大网上庭审力度,运用最便捷最高效的措施方便当事人诉讼,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