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蒙自法院举办2019年第六次法官讲堂,讲授法官结合自身学习和工作经历,诠释了初心和使命,进一步推动主题教育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全院干警参加了活动。
蒙自法院法官骆继荣这样讲到,时光荏苒,如白驹过隙,抚今追昔,已踏进法院大门一晃三十五载。那一帧帧、一幕幕,都令我感慨万千。从打字员、财物员、书记员、助审员、审判员、法官、专职审委会委员,在岗位转换的同时,也经历了不同时期的工作。
因一个偶然的机会对法院有了憧憬,在1984年进入了蒙自法院,当时法院只有干警44人,与检察院同在一栋大楼,办公地点也非常简陋,简单的桌椅就组成了一间办公室。我刚到法院时,担任了打字员一职,庭审记录、判决书都是靠手写,然后依靠仅有的一台铅字打字机打印。交通工具也就只有一辆吉普车,平时办案的交通工具就是自行车,外出送达、调查和取证经常是骑着自行车来回跑。
在三十五年间,经历过许多难忘的案件和事件,有缘于许多帮助我的好老师、好同事、好领导。回想起,当时的办案过程,还没有“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原告起诉后,法官要去收集证据,为了了解案件的真相,法官要深入案发地调查,大量走访知情人了解情况。正式因为这样自己不断从不同法官的身上学习、汲取不同办案的风格和方式。虽然当时的条件艰苦,但没有消磨掉我们的工作热情,反而在他们的带动下,渐渐的感受到了定纷止争、坚守法律正义的那种成就感和自豪感,锻造了认真、肯干、能吃苦的品质。
随着中国法治建设的不断完善,人民法院也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春天。蒙自法院也搬入了现在的审判大楼,在办公基础设施和后勤装备建设上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审判执行工作的数字化、信息化已经实现,彻底告别了无房、无车、无通讯设施的情况,实现了办公现代化。蒙自法院更是紧紧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一主题,把初心和使命化作工作的目标和动力,努力做到“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庄严承诺,着力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和司法公信力。
回顾三十五年的法院人生,要做好一名法院,必须要学做人,做好人。一要有爱心;二要有责任心;三要有善心上进心;四要有真诚的心;五要有宽容的心。在工作中更要善于学习,从书本上学,从工作中学,向身边的人学,从反面中学,从领导身上学,养成博学好学,从而在机遇来临时把握机会,不断开创丰富自己的人生,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三十五年的法院工作,饱含了三十五年的感悟。三十五年很长,曾经意气风发、激扬文字的我已步入中年,三十五年又很短,它只是中国法治化进程中的一瞬间。三十五年间,我见证了蒙自法院的成长,感受了中国法治的进步,也有幸经历了司法改革的浪潮。虽在过不同的岗位,但对法治的信仰始终不变。三十五年的法院生涯见证了我的青春年华,同时我也用我的青春年华成就了自己的法官生涯。在这流转的岁月长河中,我在法院这个舞台上虽然角色在不断转换,但是践行公平正义的初心始终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