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的蒙自,红火的石榴花已开遍石榴园,结出的石榴果实与枣、栗子等水果,形成了祈求多子多福的美好寓意。
7月的蒙自,被建党九十八周年的喜庆气氛紧紧包围,中共云南省一大会址查尼皮一波接一波的人群,西南联大满满的回忆被浓重的红色渲染。
在这美好的日子里,7月3日早晨,蒙自法院迎来部分驻滇全国、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特约监督员视察工作。
定位+职能+思路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获点赞
上午9:30,代表、委员、特约监督员走进蒙自法院,实地视察了诉讼服务中心、诉调对接中心、案件速裁中心,深入了解法院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等工作中取得的成效。
跟随讲解员,代表、委员、特约监督员重点视察了矛盾纠纷多元的化解的核心区域——诉调对接中心。
在案件分流室,代表、委员、特约监督员了解到,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必须坚持国家主导、司法推动、社会参与、多元并举、法治保障,蒙自法院抓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齐抓共管”这一核心要义,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发挥推动者的作用。
在人民调解室,代表、委员、特约监督员对人民调解如何启动、有什么优势、司法与人民调解如何衔接特别感兴趣,通过与人民调解员面对面交流,人民法院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程序安排、效力确认、法律指导”的三大职能得到充分展示,“内强动力、外聚合力”的效应得到高度认同。
思路决定出路,代表委员们认为,蒙自法院“1+1+3+10”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思路结合地方实际,好记忆、好推广、好落实,对建立多元化解工作网络有很好的现实意义。
“烂尾楼”变“暖心楼” 代表委员格外关注
实地视察后,代表、委员、特约监督员们观看了蒙自法院《“四位一体”多元化解 烂尾楼变暖心楼》和《整合资源聚合力 多元化解解分争》两部专题片,大家纷纷表示,运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方式化解“烂尾楼”难题是蒙自法院工作最亮的亮点。
2015年以来,蒙自法院建立了“四位一体”的工作机制,综合运用项目运作、业主自救、法院托管、以物抵债等方式,化解烂尾楼难题。红河州委常委、蒙自市委书记庞俊将蒙自法院涉房问题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经验总结为“以商救商、法院监管、金融支撑、封闭运行”,认为通过化解烂尾楼难题,实现了“市委得民心、政府得效益、社会得稳定、企业得解困、群众得安居”的多赢效果。
观看专题片后,代表委员们询问了烂尾楼难题化解的具体方法和成功经验,俞飞院长将在湖光雅苑小区采取“业主自求”,在锦隆“财富国际”项目运用“法律保障”使烂尾楼起死回生的经验作了具体讲解。
深度互动 交流理解支持成为视察工作的最大成果
在视察工作的最后环节,代表、委员、特约监督员与法院班子成员进行了互动交流,就大家关心的民间借贷案件办理、生态保护公益诉讼、法治宣传、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现场提问,蒙自法院班子成员向代表、委员、特约监督员介绍了法院创新的“五个一”法治宣传、“公主第一课”工作,并对当前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等领域存在的立法缺失呼吁代表委员给予高度关注,红河州中院党组书记、院长起绍洪还就民间借贷司法解释的制定背景给大家作了讲解。
通过视察,代表、委员、特约监督员进一步了解了法院工作,并与法院干警建立了信息互通的渠道,他们表示希望法院将在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以便代表委员们形成更好的提案、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