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一大早,蒙自市法院执行法官接到申请执行人电话:“法官,你们快来,我找到李某了。”李某正是执行法官找了两个月的被执行人。
故意躲债,对其采取强制措施
因李某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规定的义务,申请执行人向蒙自市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要求李某偿还借款6000元。执行法官接收案件后,立即通知李某到法院送达执行通知书等相关材料,但李某一直谎称自己在外地,无法回到蒙自,且拒不报告财产情况,故意拖延时间躲避债务。直到执行法官根据申请执行人提供的线索找到她时,还满口谎言拒不履行。执行法官认为李某的行为已经妨碍执行,对其采取强制措施带回法院。
态度转变,积极配合履行债务
李某是95后年轻人,早年辍学在家,父母对其疏于管教。执行法官首先对李某进行说服教育,告知其不履行法律规定义务的后果,释明抗拒执行将对其采取拘留、罚款等强制措施。此时,李某态度转变,积极打电话联系亲朋好友配合执行。三小时后,李某的阿姨带着6000元钱来到法院,本案执行完毕。
诚信,是年轻人最重要的行囊
与大家分享一则小故事:“有个年轻人跋涉在漫长的人生路上,到了一个渡口的时候,他已经拥有了包括“金钱”和“诚信”等7个行囊。后来载他过江的艄公说:“船小负载重,客官必须丢弃1个行囊方可安渡难关。”年轻人思索了一会儿,把“诚信”抛进了水里。”诚实守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传统美德之一。对于有些人来说,诚信于己无关,但是拒绝诚信的人生是无法走到最后的。诚信缺失,不但会失去亲人朋友,如果触碰法律底线,将失去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