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在校学生懂法、守法意识,提升青少年的法律意识,5月27日上午,一场别开生面的“未成年人犯罪审判模拟法庭”活动在蒙自市职业高级中学开庭。市教育局、团市委、关工委、市未成年人司法项目办公室、政协委员、红河学院老师以及该校2000余名师生旁听了此次庭审。
开展庭审活动,增强守法意识
“你好,我是来自蒙自市职业高级中学的李老师,我校的学生法律 意识普遍不强,你们能不能到我们学校开展一次法律宣传,让广大师生能进一步提高法律意识。”蒙自市法院少年庭李艳庭长接到电话后,就陷入了沉思。进入职业高级中学读书的学生,大部分属于中考失利,又不想去读高中的学生,在他们当中,绝大多数身上都存在一些不良行为,加上学校老师的专业的法律意识不高,也只是从纪律的角度对其进行教育,并未对其从法律的高度进行提醒,导致对自己不良行为所涉及到的法律知识不理解,也不懂得如何去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要如何才能更好的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呢?经过与庭内人员几次的讨论,最终决定通过模拟法庭的形式,让他们走进庭审,亲身感受法律所带来的温度。
经历庭审过程,见证法律威严
“咚,现在开庭。”伴随着法槌落下,蒙自市职业高级中学模拟法庭正式开庭。此次模拟法庭剧本选取了青少年中比较多发的犯罪——抢劫罪,并根据一个真实案例改编,层层揭示了一名未成年学生因交友不慎、法制观念淡薄等原因而伙同他人实施抢劫的犯罪轨迹。“模拟法庭”的审判长、审判员、公诉人、辩护人、书记员、被告人等角色均由该校学生担任。在市法院少年庭法官的精心指导下,经过近一个月的训练,“模拟法庭”严格按照审判程序对“案件”进行了审理,“审判长”声音洪亮,主持庭审有条不紊;“公诉人”义正词严,法庭举证有力;“辩护人”伶牙俐齿,法庭辩论唇枪舌剑;“被告人”真诚悔罪,最后陈述声泪俱下,整场庭审经过庭前准备、法庭调查、法庭辩论、法庭帮教、被告人最后陈述、法庭宣判六个阶段,过程环环相扣,现场气氛也被一次次的推向高潮。庭审结束后,少年庭的刘法官根据审理的案件情况,从什么是抢劫罪、盗窃罪,什么行为属于转化型抢劫以及在青少年身上经常发生的故意伤害罪等几个方面向全校师生进行了一次生动的以案释法,并告诫在坐的同学们盲目的好“面子”、追求“兄弟义气”等行为给自己带来的危害。最后红河州中院少年庭的马涛法官也从案件与同学自身的关系,今后要从哪些方面去学习和同学们进行了互动,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使同学们增长了法律知识。
善于运用法律,深入预防犯罪
“模拟法庭”普法活动生动鲜活、互动性强,不仅使同学们感受到了法律的尊严,而且启发了社会对预防犯罪问题的思考,这种法制教育形式入脑入心,深受师生的欢迎。扮演被告人的两位同学告诉我们:他们亲身体验了一次被当众审判的感觉,也更加深刻的明白了犯罪的危害性,以后绝对不会做违法犯罪的事情。参与模拟法庭的其他同学也纷纷表示:以前的法制教育形式比较单一、枯燥,而此次开展的模拟庭审活动我都是全程参与其中,切身体会到了法庭审理的威严,也明白了法官为挽救失足青少年背后所付出的艰辛,对法律也产生了一种仰慕感。在活动结束后的座谈会上,学校的老师们也表示:以开展模拟法庭的形式走进校园,全校的师生们都很震撼,也受到了一次心灵上的洗礼,这次活动不仅给全校的同学增长了法律知识,还给我们老师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法制课,在以后的教育中,要将法制教育贯穿于我们整个教学当中,加强同学们的法制观念,更好地维护校园秩序,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